首页 > 工作动态
徽县水阳镇刘沟村代表联络站:产业与民主共舞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4/3 11:37:00
作者:陇南人大
点击量:66
打印
分享到: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建设是关键一环,也是激活发展动能的核心要素。水阳镇人大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紧扣群众需求,全力将刘沟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坚固桥梁,打开了基层民主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深化民主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水阳镇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刘沟村代表联络站地处水阳镇刘沟村,距离县城仅2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既能及时接收县城发展的辐射,又能精准聚焦乡村的实际需求。这里涵盖了机关、牟坝、刘沟三个选区,13位人大代表带着选民的期望与信任汇聚于此,组成了一支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奔走服务的先锋队。
以融合之势,绽放民主之花
在民主实践的道路上,联络站不断探索创新,将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与人大工作巧妙融合,以“一个目标(深化民主建设 凝聚发展力量)”“两个聚焦(聚焦民主建设示范点 聚焦富民产业增收示范点)”“五步融通(民事民提聚民愿、民事民议聚民意、民事民决聚民智、民事民督聚民情、民事民评聚民心)”“五个聚力(一单一码收、组织群众议、全程民主决、监督促落实、一码一会评)”为有效措施,在化解家庭矛盾、调处邻里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实现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村里和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一码一单收”,让民意收集更便捷。镇人大之家推出“群众码上说 -代表马上办”说事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群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扫码反映问题,极大地扩大了说事范围,提升了民事直说会的宽泛性。同时,每月20日的选民接待日制度,也为群众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收集到的事项经镇党委批示后,迅速转交相关单位和村处理,实现了民意的高效流转。“一码一会评”,则让民主监督更有力。“群众码上评-代表马上督”评议码的设立,使群众能够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评价。每月初,上月的码上评议情况会反馈到各村,在村级民事直说会上,结合会议评议共同判定办结满意率。这种双向监督机制,切实推进了民事直说深度闭环,有效提升了事项办理的质量和效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这些创新举措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动样本,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鲜活力,有效助力我镇民主建设再上台阶,基层治理稳步提升。
以“三产”赋能,筑牢发展之基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联络站紧密围绕全镇“135”产业发展思路,以五谷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刘沟村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徽县平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五谷杂粮种植加工、蔬菌药种植、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通过农产品收购、农产品加工、土地流转、吸纳群众务工、产业入股分红、订单种植、电商销售“七个带动”为有力抓手,着力打造循环农业示范点,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五谷杂粮合作社单日生产量超3000公斤,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200多万元,盈利90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年用工量超过100人(次),有效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菜、大豆、荞麦等农作物3000余亩;刘沟循环农业按照打造城区菜篮子和发展有机蔬菜的定位,建成400余亩的菌蔬基地,其中羊肚菌大棚150座,其余用于蔬菜生产,统领全镇6个蔬菜基地发展,育种的菊花种苗可供应全镇及周边乡镇相关村发展种植1500亩以上,成功走出内引外联的产业发展之路。年吸纳周边200余名群众务工,仅羊肚菌种植、采收年用工达500余人次。平顺养殖合作社目前肉牛存栏量已达200余头,为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合作社与刘沟循环农业基地紧密合作,将牛粪收集、处理,转化为蔬菜种植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这种“养牛-牛粪-蔬菜种植”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零排放,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三大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保障我镇“菜篮子”产品绿色安全放心供应的同时,辐射带动全镇13个村及周边群众增收,同时推动了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乡村的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代表之光,照亮发展之路
按照水阳镇人大“一强(强化代表队伍能力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两创(创建人大代表示范点、人大代表带头岗)六示范(电商助销、杂粮加工、生态养殖、绿色果蔬、民事直说、环境治理)八先锋(理论宣讲、发展产业、医疗服务、文明实践、创卫洁家、主动创稳、教书育人、法律宣讲)”工作思路,刘沟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本代表小组代表的岗位实际,积极创建除“医疗服务”以外的7个类别人大代表带头岗,让代表们挂牌子、亮身份,在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辖区各项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刘沟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水阳镇人大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民主与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一方面,持续加强民主建设,完善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让民主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成果反哺民主建设,形成二者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来源:陇南徽县水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