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好新闻

陇南: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万名人大代表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4/1/10 15:40:00

作者:陇南人大

点击量:877

打印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自2022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市“三城五地”(建设甘肃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甘陕川结合部的魅力城市、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节点城市,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文旅康养胜地、交通物流要地、投资创业洼地、美好生活福地)建设工作大局,持续开展“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倡导陇南市三级人大、五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到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去,发挥代表作用,展示权力机关作为,创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人大工作品牌。经过一年多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640 (20).jpeg

武都区柏林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视察调研。

围绕中心 三级人大齐上阵




中国共产党陇南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三城五地”的目标。陇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围绕“三城五地”建设部署了“十大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是重点任务之一。陇南市人大常委会紧盯这项中心工作,谋划启动了“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并于2022年4月19日召开启动会,印发《关于开展全市“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组织保障、职责分工和代表参与活动的具体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郃在启动会上要求,陇南市各级人大要建立领导机构,认真落实联动机制,分级负责、分层推进,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汇聚人大代表合力,把“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打造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人大工作品牌。同时,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围绕深入“讲”、带头“干”、全面“盯”、从严“督”四个方面,当好“宣传员”“护理员”“巡视员”“监督员”,为建设“天蓝、水绿、土净、人美”的幸福美丽新陇南作出应有贡献。
目标既定,便只顾风雨兼程。陇南市各级人大迅速行动,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分层召开动员会、工作部署会、现场会等会议,并设立办公室,确定工作人员,协调推进“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为给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陇南市各级人大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地方主流媒体及机关单位门户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报道,共刊发相关消息3200多条。同时,广泛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开展宣传。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美在陇南”微信群,及时发送各类相关信息1300多条,阅读量近百万人次。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各乡镇人大通过微信公众号刊发相关原创作品8000多条,并利用人大代表之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合作社成员会议等,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同时,利用逢集日、节假日在人员聚集地张贴标语、制作展板、组织文娱活动、出动流动宣传车等,先后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10万余份,张贴标语26400多条,出动宣传车320辆次。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还开办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专题工作简报。一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编发简报20期;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编发简报455期。广泛深入的宣传,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022年5月,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班,对“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进行深化部署。随后,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各乡镇人大建立和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在指定的网格包社区、包单位、包路段、包小区,负责做好所在网格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徽县人大常委会推行人大代表网格化“三包”制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983场次,参与创建“美丽庭院”“美丽村社”“美丽机关”587处,提出各类意见建议419条,帮办实事1484件。
同时,陇南市各级人大依托 460多个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组织代表进“家”入“站”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联系选民、接访群众2135人次,征集群众关心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1860多条。结合“两联系一见面”“民事直说”等工作,征集到的问题大多得到有效解决。礼县人大常委会深化拓展“两联系两服务”活动,依托代表之家联系选民347次,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环境卫生整治提出各类意见建议326条、帮办实事389件。


640 (21).jpeg

徽县柳林镇召开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现场推进会。

服务大局 万名代表同发力




汇聚人大代表合力,发挥代表在陇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是开展“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初衷。根据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全市“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陇南市各级人大动员所在行政区域的代表广泛参与,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据统计,全市有12200多名人大代表投身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参与率高达95.3%。
人大代表中的党政领导干部牵头抓主抓总,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开展调研、督查、指导,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其他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带头整治乱搭乱建、非法店外经营,清理道路、河流沿线和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垃圾,并针对“孤寡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进行结对帮扶,帮助特殊群体修整房屋院落、打扫卫生。
各级人大代表率先垂范,争做“美丽城市”“美丽村庄”等“九个美丽”创建活动的“领头雁”。宕昌县人大代表王洁妮开通了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直播间,开展“随手拍,马上办”,推行改善人居环境“一条心,六步走”工作举措,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市人大代表、宕昌县招生办公室主任高惟峻以单位乡村振兴联系点为依托,在逐户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召开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帮助村委会制定出台《坞麻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方案》《坞麻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常态化落实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武都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东江镇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赵耀先后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开展知识讲座20场次,每个月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检查大评比。了解到东江新区8号路赵坪社区污水直排和垃圾乱扔问题后,赵耀积极协调,争取资金铺设排污管道200米,在固定地点设置垃圾桶,解决了垃圾乱扔、污水直排难题,小区多年的“脏乱臭”问题得到根治。西和县人大代表、县妇联主席周小东引领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常态化开展“一行动一活动”,发动各村妇联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扎实开展“五个一”服务活动(一周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衣服,一月理一次发、晒一次被子,节日送一次爱心餐),用爱心做好特殊人群的人居环境改善和精神面貌提升。截至8月底,西和县20个乡(镇)的394支5205名巾帼志愿者开展关爱服务活动6200余场次,受益群众2.8万余人次。
按照实施方案全面“盯”的工作要求,陇南市各级人大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定期不定期地深入环境卫生整治现场,盯卫生死角、盯问题反弹,发现问题现场交办反馈、现场监督整改,有效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群众反映的堵点、痛点、卡点、焦点问题解决,充分发挥了各级人大代表“盯”的作用。

640 (22).jpeg

徽县嘉陵镇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视察。

久久为功 美丽陇南展新颜




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持续时间长、参与范围广、涉及千家万户的宏大工程。建设天蓝、水绿、土净、人美的幸福美丽新陇南,是陇南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陇南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陇南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展现作为、助推全市中心工作深度落实的有效抓手。

一年多来,陇南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踔厉奋发,主动作为,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笃行不怠,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各级人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围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多次组织专题视察、调研、评议活动,各级代表广泛参与、积极履职,提出意见建议1904条,促进解决环境卫生问题1886件。成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行政区域内的四级人大代表开展联合视察,提出工作意见建议300余条,促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600多件。武都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长江大道景观带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视察,督促区园林局启动整治项目,对绿化带进行大力改造,提升城市“颜值”。

为确保活动长期有序开展,陇南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各乡镇人大不断总结推广工作经验,探索建立了多项长效工作机制,促进行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普遍建立了督查评议、“红黑榜”评比等多项通报制度,坚持按月督查评议、按季度发布“红黑榜”,及时督查通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倒逼任务落细落实。据统计,通过日常督查发现问题741处,立行立改590处、限期整改151处。

两当县人大常委会在“两当发布”和各乡镇微信公众号设置“九美创建”卫生评比“红黑榜”,以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为本县662名四级人大代表确定1400多户环境卫生整治帮扶户,做到精准整治。两当县杨店镇杨店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分片包抓环境卫生责任制、家庭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一三五”固定打扫日制度、环境卫生“红黑榜”通报等制度,以制度管长远,以机制促规范,保障全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见实效更长效。

康县建立了“村评户比”“积分管理”等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县人大常委会倡导乡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六个一样”“四擦两清”“弯腰动手”行动,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的人大代表坚持每10天组织群众集中整治1次村内卫生,清除杂草杂物、清扫马路巷道、清理沟渠河道。

西和县人大常委会成立环境卫生整治督查考评组,严格落实“红黑榜”督查通报机制,实行挂牌督办、对账销号、跟踪督促。

徽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一套工作专班、一个实施方案、一份倡议书、一个代表一个点”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街道、小区、村社普遍成立了由村委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卫生评比小组,定期对村民户内卫生状况进行评比,以“红黑榜”形式公示,根据评比情况对每户进行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定期评比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村民参与卫生整治的热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起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持续扩大行动成果,2023年9月6日,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万名人大代表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推进会。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郃在推进会上强调,开展“助推行动”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是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陇南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要进一步做细抓实,在推进提升上再发力;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在组织协调上再提效。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进一步拓展“讲”的内涵,展现“干”的示范,形成“盯”的机制,突出“督”的实效,增强为民情怀,锤炼务实作风,保持良好状态,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擦亮“生态陇南绿色崛起”的亮丽底色。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文/张峰


上一条:《中国人大》杂志 | 甘肃:“双千行动”共绘陇原发展新图景 下一条:中国甘肃网丨陇南各级人大推进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创新发展